原序
本書是歷史上最有名望的十二位戰爭領袖傳記叢書中的一部。與這套傳記的其他各本一樣,本書專注於敘述
漢尼拔一生事業的軍事方面,力圖使讀者領悟他為什麼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人之一,而作為一位民族戰爭的統帥,他為什麼尤為傑出。
與這套傳記所記述的其他任何一位名將相比,
漢尼拔傳記的資料來源或許更為有限。關於
漢尼拔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都來自於他的敵人。即便是可用來描摹其人格的傳聞軼事也幾近於零。除了其驚人的業績所構成的史實本身,我們對他幾乎一無所知。我們必須對這些史實作出我們自己的解釋,並且對
漢尼拔為何以及如何能夠影響這些事件的發展程序,同時又如何為他無法控制的力量所影響等問題提出我們自己的假設。
古
羅馬歷史學家波利比烏斯和利維的著作是
漢尼拔史料的兩個主要來源。波利比烏斯本是希臘人,晚年才成為
羅馬公民。他可能生於公元前205年當時
漢尼拔正在義大利征戰。大約在他三十七歲之時,他作為一名政治犯到了
羅馬。他很可能有機會與許多對第二次布匿戰爭依然記憶猶新的人進行交談。在第三次布匿戰爭期間,他隨小西庇阿①赴非洲,因此他無疑有機會親臨舊戰場,對不過半個世紀以前所發生的事件形成準確的印象。
①本書將先後寫到好幾位同姓西庇阿的
羅馬將領,為避免混淆特作簡介如下:
小西庇阿(約前185-前129),大西庇阿(前236-前184)長子的養子,公元前146年率
羅馬軍攻陷並破壞迦
太基城,從而結束了第三次布匿戰爭。大西庇阿是公元前202年在扎馬戰役中打敗
漢尼拔的
羅馬軍主將。大西庇阿的父親(為區別起見稱為老西庇阿)普布利烏斯·西庇阿與叔父格奈烏斯·西庇阿於公元前212年與迦
太基人作戰時雙雙在西班牙陣亡。——譯者
利維在波利比烏斯之後約一百五十年時最享盛名。他的主要資料來源無疑是波利比烏斯的遺著,但他還有其他來源,因而他的記述對於現存的波利比烏斯的殘篇起著增補與充實的作用。
近代研究
漢尼拔軍事生涯的首屈一指的權威當推西奧多·艾羅爾特·道奇。他於十九世紀末撰寫了不朽鉅著《名將傳》,《
漢尼拔》是其中的第二卷。當然,道奇也不得不仰賴古人的權威典籍;然而他是一個訓練有索的軍人,尤其是他曾對
漢尼拔及其
羅馬敵手縱橫馳騁過的許多古戰場普遍進行過遊歷考察,因此他的闡述很有價值。
近代另一個頗有實用價值的資料來源是倫納德·科特雷爾的《
羅馬之敵
漢尼拔》。在本書撰寫過程中作者曾參考過的其他著作尚有弗蘭克·E·阿德科克的《共和時期
羅馬的戰略戰術》,西奧多·蒙森的《
羅馬史》,以及《劍橋古代史》第八卷,特別是B·L·霍爾沃德寫的那些章節。
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同事格雷斯·P·海斯。他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曾給予我巨大的幫助。
引言
正如序言中所指出的,有關
漢尼拔生平與活動的資料主要來源於兩位古代歷史學家:希臘裔
羅馬人波利比烏斯以及
羅馬人利維。兩者對迦
太基人都不懷同情,但是
漢尼拔的軍事天才卻還是躍然呈現於他們的著作之中——儘管有時不免令人產生勉強之感。利維對
漢尼拔的評價因而值得一引:
他以最大無畏的氣概進入險境,在危險中舉止自如,完全置生死於度外。沒有任何困難能勞其體,傷其志。他耐暑熱,忍冬寒;飲食僅以自然需要為度,而不受享樂慾望的支配。其作息時刻並無晝夜之分,他用以休息的時間只是公餘之暇而已。即使是所謂休息,也沒有柔軟的床鋪與安靜的環境可言。許多人常常看到他蓋著一件野戰短氅與前哨部隊及哨兵們混雜著席地而臥。他在服飾上與其軍中將士毫無區別,但他的兵器與坐騎卻使人人矚目。不管是論騎術還是論行軍,他都穩當軍中之首。他率先沖人敵陣,殿後退出戰鬥。……他曾在哈斯德魯巴爾統帥麾下服役三年,凡是想望成為一代名將的人所應知應為的事情,他無不細心觀察研究。
首先稱
漢尼拔為"戰略之父"的也是
羅馬人。雖然早在
漢尼拔之前一百多年亞歷山大大帝就曾在對於戰略的認識與運用上顯示過至少不亞於
漢尼拔的水平,然而
羅馬人對他卻所之甚少。他們之懂得重視戰略還是在
漢尼拔手下體驗了失敗的痛苦以後才真正學會的。
有些歷史學家堅持認為
漢尼拔的業績足以使他有資格被視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將領。這個評價也許不太客觀,但是他的那些被客觀地載入史冊的業績——而且偏偏是透過他敵人的眼睛所看到的——確實使我們有理由把
漢尼拔歸於最佳名將之列。
衡量合格軍事領導的基本標準,
漢尼拔項項都符合;特別在其中的一項上——在逆境中百折不撓、剛毅堅定——他是超絕古今的。
這個人實際上單槍匹馬地向古代最強盛、其政治、軍事基礎最堅實的社會提出了挑戰,並且幾乎將它摧毀,這似乎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從根本上看
羅馬是一個遠較迦
太基強大的國家。
漢尼拔的軍隊從未具備過堪與
羅馬最精銳的部隊相匹敵的素質。在數量上,他幾乎總處於劣勢。然而,此人卻在整整十六個年頭裡率領著一支由多種族、多民族組成的缺衣少食、裝備不良的部隊縱橫進軍整個義大利而幾乎如入無人之境。最能證明其天才的一點就是,他在上述劣勢條件下能夠始終使其軍隊保持團結。另一個甚至更加有力的明證是,遠較迦
太基軍兵多將眾的
羅馬軍隊在
漢尼拔手下遭到其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以後有整整十四年對
漢尼拔敬畏復加,唯有退避而已。
一個軍人對於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強大民族表現出瞭如此巨大的精神,智力與技術優勢,這在全部人類史上是無與倫比的。這就是為什麼
漢尼拔值得我們景仰的緣故。他不愧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軍人之一,不愧是一位最富有想象力,最足智多謀的軍事指揮家。